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慧倫法師舉傀儡戲為例,指出透過燈光照射布幕所上演的皮影戲,並非表演者,在布幕背後操縱之藏鏡人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心本性。 人間社記者何宗益攝
圖說:佛光山永和學舍9月18日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倫法師主講「人間生活禪-六祖壇經」, 230餘名信眾聆聽法義,共霑法喜。 人間社記者何宗益攝
圖說:慧倫法師提及之前在佛館,一天需會客10個左右團體,最常被詢問的問題,「這麼忙,如何修行?」法師說:「會客就是我的修行。」每個當下都是修行,當下把心照顧好就是修行。 人間社記者何宗益攝永和學舍佛學講座 慧倫法師闡述人間生活禪
2020-09-26
何謂「禪」?「禪就是我們的心,我們的本來面目」。佛光山永和學舍9月18日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倫法師主講「人間生活禪-六祖壇經」, 230餘名信眾聆聽法義,共霑法喜。
慧倫法師舉傀儡戲為例表示,透過燈光照射布幕所上演的皮影戲,並非表演者,在布幕背後操縱之藏鏡人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心本性。而禪心、內心世界發現的過程,首先由「見山是山」,從眾生自性迷的狀態,開始識自本心,發現內心世界、進入內學內明的世界;到「見山不是山」,以內心世界為基礎,進入觀心的修持,直到心境分離,心境同時俱在;最後「見山又是山」,回到內心認識的主體,起心外照、攝心內證,隨時問自己的心還在嗎。
「人間生活禪,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件事,就是心要能隨時回得來,還要有地方回來。」法師慈悲提點信眾,生活中不能只求觀音、拜觀音,而是要做觀音,更要從有念、有住、有相,提升到無念、無住、無相,所謂「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」。
慧倫法師提及之前在佛館,一天需會客10個左右團體,最常被詢問的問題,「這麼忙,如何修行?」法師說:「會客就是我的修行。」每個當下都是修行,當下把心照顧好就是修行。說明佛光山人間生活禪不是只管打坐的禪,而是千變萬化的禪修,不僅契合《六祖壇經》的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更是符合現代人的需求,與時俱進。
最後法師以「悟,則生滅皆無生」、「迷,則無生皆生滅」為總結,生活中的禪,要靠般若的觀照,才能覺迷啟悟。同時勉勵信眾,人生舞台猶如皮影戲,未落幕前,不要只做個受境擺布的幕前皮影人,要隨時觀照是否回到傀儡戲幕後的藏鏡人,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提醒自己「心是否還在」。
慧倫法師舉傀儡戲為例表示,透過燈光照射布幕所上演的皮影戲,並非表演者,在布幕背後操縱之藏鏡人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心本性。而禪心、內心世界發現的過程,首先由「見山是山」,從眾生自性迷的狀態,開始識自本心,發現內心世界、進入內學內明的世界;到「見山不是山」,以內心世界為基礎,進入觀心的修持,直到心境分離,心境同時俱在;最後「見山又是山」,回到內心認識的主體,起心外照、攝心內證,隨時問自己的心還在嗎。
「人間生活禪,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件事,就是心要能隨時回得來,還要有地方回來。」法師慈悲提點信眾,生活中不能只求觀音、拜觀音,而是要做觀音,更要從有念、有住、有相,提升到無念、無住、無相,所謂「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」。
慧倫法師提及之前在佛館,一天需會客10個左右團體,最常被詢問的問題,「這麼忙,如何修行?」法師說:「會客就是我的修行。」每個當下都是修行,當下把心照顧好就是修行。說明佛光山人間生活禪不是只管打坐的禪,而是千變萬化的禪修,不僅契合《六祖壇經》的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更是符合現代人的需求,與時俱進。
最後法師以「悟,則生滅皆無生」、「迷,則無生皆生滅」為總結,生活中的禪,要靠般若的觀照,才能覺迷啟悟。同時勉勵信眾,人生舞台猶如皮影戲,未落幕前,不要只做個受境擺布的幕前皮影人,要隨時觀照是否回到傀儡戲幕後的藏鏡人,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提醒自己「心是否還在」。
最新消息
親子同心跑出慈悲 達拉斯講堂家庭日洋溢愛與歡笑
2025-11-04倫敦佛光山甘露灌頂皈依典禮 21人發心成為三寶弟子
2025-11-04妙法寺雲水書車傳遞善與愛 龍井親子草地悅讀幸福
2025-11-04菩提分會果雕與甜點特展 展現佛光生活美學
2025-11-04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教育推廣 黑與白之間靈動的哲思
2025-11-04《365日》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書香結善緣
2025-11-04南瓜創意雕刻 芝加哥佛光家庭共度秋季豐收節
2025-11-042025年新加坡佛光山兒童與少年佛學班結業典禮
2025-11-04紐約幼童軍以故事啟發三好 以行動傳遞愛
2025-11-04新馬寺兒童佛學班 參訪新加坡佛光山
2025-11-04
相
關
消
息







